大运河是淮安的“根”和“魂”
2020-09-17 10:07:57 阅读:2510
 

起始于春秋、完成于隋代、畅通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繁荣于明清的大运河,南北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构成了独特的自然风情、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是保存至今的重要人类遗产。从2005年启动大运河申遗,2006大运河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到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历时九年,这条凝聚了中华民族智慧与勤劳,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千年运河终于获得了一个与她的价值相匹配的称号——人类文化遗产。

淮安是一座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运河城”。运河孕育了淮安城市,是淮安城市的母亲河,运河也是淮安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和品牌。

淮安运河文化遗存众多,是中国大运河申遗的重要节点。2008年,淮安市成立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市文广新局作为具体承办部门,围绕运河申遗做了大量工作。2009年,淮安市在全省率先公布《中国大运河(淮安段)保护规划》。并先后完成了清口水利枢纽多处遗产点的考古发掘和保护展示工作。2013年9月,接受了国际专家的现场评估考察,淮安运河遗产的价值及相关保护展示工作受到了现场考察的韩国专家姜东宸先生的高度评价与认可。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淮安的清口枢纽遗址、总督漕运公署遗址、洪泽湖大堤等多幅图片被用来说明中国大运河的价值,为中国大运河顺利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做出了贡献。淮安的遗产区2处(清口枢纽、漕运总督署遗址)、河道1段(淮扬运河淮安段)、遗产点5处(清口枢纽、双金闸、清江大闸、洪泽湖大堤、总督漕运公署遗址)和中国大运河一起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使淮安实现了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在大运河申遗的8年多时间里,市政协文史委主动作为,为宣传推介大运河积极发挥作用。2008年9月承办“第四届中国大运河文化节高峰论坛”,先后编辑出版《淮安运河文化长廊》等图书10余部,多次组织委员和专家开展收集资料、考察调研大运河等活动。大运河申遗成功,广大文史工作者感到格外的欣慰和自豪。

大运河申遗的成功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目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大运河沿岸的开发建设强度也在不断加大,不可避免的与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之间产生矛盾。如何将运河遗产保护好,完好地交给子孙后代,如何做到在保护的基础上,将申遗成果融入到淮安的经济文化建设中去,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以大运河成功申遗为新起点,加大宣传力度,让全体淮安人民更加了解淮安的运河文化遗产,深刻认识大运河是淮安城市的“根”和“魂”,让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做到永续发展,这正是我们此次组织撰写《世界遗产大运河淮安段解读》栏目的出发点。

来源:文史淮安 责任编辑: 童馨雨  
本网站所转载的新闻、信息等均来源网络,文章、观点、图片、视频、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网站有违法信息或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等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
 
网友评论:【会员中心】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陆】或者【注册】
 
    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美丽中国-淮安在线网
Copyright ©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