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金湖剪纸
2020-09-17 15:20:56      阅读:2639 分享到:

金湖剪纸是江苏省金湖县的特色剪纸艺术,是造型简洁夸张,繁简疏密恰当,装饰质朴合理,连接巧妙美观,是写实与变形的和谐统一,经过以心造型、以理造型、以趣造型而演化成的一种审美艺术。它集装饰性、观赏性、知识性为一体,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

2011年入选第三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

金湖剪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古籍记载,北宋年间宝应湖西,即今天的金湖地区就有剪纸花、卖花样的艺人出现。其中不乏高超艺人,能手背身后盲剪各样花饰,堪称绝技。金湖位于江苏中部,地处南北文化交汇中心。金湖剪纸既有南方剪纸的精致、细巧,也有北方剪纸的粗犷、豪放,图案夸张,意蕴传神。千百年来,金湖剪纸靠口传心授,在民间世代相承,并吸收其他艺术之长,显现出了自己“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巧”的独特艺术风格,成为金湖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1982年金湖县就有11幅剪纸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剪纸艺术展览会,参展并被收藏,受到专家的赞誉。在民间有影响的剪纸作者有纪费氏、丁育兰、王素玫、智晓君、王桂林、吴中业、张贤英等。

2011年入选第三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美术项目。

样式

金湖剪纸形式多样,品种繁多,在民间生活方面,用途非常广泛。其一、刺绣花——就是粘贴在鞋头、衣帽、肚兜等服饰上,为刺绣所用的剪纸图案,又称“花样子”。其二、喜庆花——就是婚嫁时粘贴或装饰在门窗、墙壁、器物上的剪纸图案,又称“嫁妆花”。其三、礼仪花——过去每逢寿诞、生子、乔迁、开市,亲友馈赠礼物时粘贴在礼品上的剪纸图案。其四、门彩花——春节时贴、挂在门楣、窗户、梁头、神龛、灯笼上的刻纸图案。其五、祭祀花——老人归天做斋或寺庙举行法会时,用于丧葬、祭祀、宗教仪式中的剪纸图案等等。

特色

金湖剪纸口授手传,代代相承,主要应用于节庆、婚丧、宗教、祭祀等领域。民间从事剪纸的多为妇女,分为两支队伍,一支是为宗教、祭祀服务的,他们的作品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习俗的改变而自行消失;另一支是为节日、喜庆服务的,通过吉祥喜庆的图案,以抒发自己的情感,烘托节日气氛,表达美好的愿望,满足人们自身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得以传承和发展。

金湖剪纸在创作一副作品前先要构图画样,然后蒙在色纸上进行剪刻镂空,最后揭去样稿经过加工整理,一副作品便完成了。刀法做到:线如胡须,尖如麦芒,缺如锯齿,方如青砖。总体应达到构图夸张、技法精细、形神兼备的要求。传统剪纸艺人技法娴熟,一般无须画样,早已成竹在胸,随手取过一张纸,只见剪刀龙飞凤舞,顷刻即成,令人称奇。

2000年《金湖民间剪纸艺术》300电话卡一套四枚,分别为“归渔图”、“祖国在我心中”、“编花篮”、“锦乡”,均选自金湖县陆功勋的剪纸艺术作品。这是全国发行的第七套300电话卡,面值160元,发行量共330万套。

2009年金湖剪纸作品展在美国波士顿落下帷幕,展示金湖湖上风景、农家生活、舞蹈杂技等现代画面的剪纸作品展吸引了大量美国观众,受到了很高的评价。

以往金湖民间剪纸大多表达飞禽走兽、珍奇动物、花鸟虫鱼、戏剧人物、京剧脸谱、神话传说等,80年代后金湖剪纸表现手法更具现代元素,颜色更加柔和平淡,尤其以书画名家陆功勋创作的彩膜剪纸,被称赞为绽放在水乡的一株艺术奇葩。此次展出的50多幅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活泼的金湖剪纸作品吸引了大量美国观众,受到了很高的评价,这些剪纸作品均以高价售出,被美国剪纸爱好者收藏。

 
Copyright © 2012-2020 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淮安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