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泾口高跷
2020-09-17 13:17:32 阅读:3360
 

简介

        泾口高跷是淮安市淮安区泾口镇特有的传统民俗舞蹈。起源于当地先民修造渔船的劳动实践,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泾口高跷根据脚到地面高度的不同,分为文跷和武跷两种,文跷善于列队行进,展示各种奇人怪兽的表演,武跷则长于武打格斗、翻腾跳跃,给人以奇、秀、险的艺术享受。

表演

        在花跷扑蝶舞蹈中,表演者踩在2尺多高的花跷上,表演各种动作。男扮顽童,手持折扇,妇扮蝶女,手持吊着蝴蝶的长竿。他们运用腾空辟叉、滑叉、挺身前空翻、抱腿侧身翻、后滚翻、偏腿、蹉步、旋子等优美高难舞蹈,作多次猛扑、轻扑、快扑、慢扑、空中扑、花上扑等不同姿势的扑蝶嬉戏,折扇在手中也魔术般地作破损、完好、多瓣等变化。

责任编辑: 童馨雨  
本网站所转载的新闻、信息等均来源网络,文章、观点、图片、视频、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网站有违法信息或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等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
 
网友评论:【会员中心】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陆】或者【注册】
 
    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美丽中国-淮安在线网
Copyright ©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回到
顶部